达夫(好居网用户) 4034天前 / 阅读 :
雾霾重袭之下,市民不敢开窗,室内空气不流通又成了新烦恼,复旦大学有一位已68岁的教授,利用物理学的知识,巧妙地打造出了一个“会呼吸的房子”,他的房子终年门窗紧闭,14年都不开窗户,室内依然空气常新。而且这样的改造花费极少,成本只有7000元。
7000元改造通风系统
走进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陈良尧教授位于上海火车站附近的家中,干净整洁的三室两厅没有一丝异味,虽然紧邻高架和火车站,仍然能够闹中取静。
陈良尧教授曾经在美国留学和生活过,美国的房屋注重通风功能,而在国内这方面却是缺失的。回到国内并于1999年购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后,陈良尧教授决定对这套房子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陈良尧教授的家是一个12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两厅,他加装了一层塑钢窗,这样就形成了双窗户,两层窗户之间保暖防尘的空气隙超过10厘米,这个厚度使得热阻和声阻正比于空气层厚度,双窗户比双层玻璃隔音效果更好。陈良尧教授还购买了一台超静音抽风机,以及100-150毫米直径的普通硬塑管作为通风管道,并购买了可拆洗滤网。
在装修时,陈良尧教授把自动换气系统的设计图纸交给了施工队,施工人员就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管线的排布,陈教授还进行了出风口的装饰美化,看不出加装了设备。
陈良尧教授自己设计和安装的这套自动换气系统,可定时每小时把室内的陈腐空气抽走。在将废气抽走的同时,因密封和室内负压的缘故,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会顺着隐蔽的管道安静地流向每一个房间。
陈良尧教授表示,钢筋水泥已成为现代住宅的主体,窗户也改用长寿命和密闭性极佳的塑钢或铝合金结构,挡住了灰尘,也将新鲜空气封在了户外。人每天呼10-20立方米废气,连同从厨房间、卫生间、家具、衣物柜和人身上挥发出来的各种有害气体都被闷在这密不透风的空间,又被吸进体内。别无他法,只好再开窗户,灰尘也随新鲜空气一起被交换进了屋内。但在冬夏依然不能多开窗,尤其是现在的雾霾天气,在封闭的环境里,常因缺氧而引起头晕目眩和脸色潮红等症状,人容易昏沉嗜睡。
陈良尧教授的这套设备成本很低,不足7000元,相比于数百万元的房价,只是九牛一毛。
建议出台通风强制标准
除了成本不高外,因为屋内长期不积灰,还可以节约家务成本,每天可节省30-60分钟开闭窗户通风和擦灰的时间,10年约可节省2000小时,以每小时10元人力成本计算,可节省2万多元。
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改造可以带来昼夜呼吸到新鲜空气、隔热节能和隔音的绿色生态效果。现在不少房屋也有新风系统,陈良尧教授表示,他的自创系统和目前流行的房屋新风系统还不一样,新风系统很多时候是内循环,而他的系统是把室内的废气抽出去,这样能保证空气的新鲜,从进风口进入房间的新鲜空气还需要经过过滤网,过滤网可以把空气中的污染阻挡在外,一般半年左右清洁一次。
美中不足的是,陈良尧教授的这套设备只适合在装修时安装,如果是已经装修好的房屋,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改造。陈良尧教授的心愿是,开发商在房屋建设阶段就将通风管道排入,花费的成本极低,但是作用却很大,他建议国家可以出台通风系统的强制性标准,以后在开发新房时,应该把通风管道和水电煤管道作为标配进行配置。
陈良尧教授表示,他使用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科学原理也很简单,却很实用,这些影响到人类生命质量的关键功能理应在房屋建造时就被考虑和设计进结构中。
除了空气之外,陈良尧教授还在家中设计安装了两套水过滤系统:一套粗过滤,适合一般用途,如用来洗澡、洗菜和洗碗等;再经过第二道多层膜物理过滤,进一步滤去水中杂质和有害物质,便可被直接饮用。十多年使用下来,洁具水箱中已几乎不见沉淀物,饮用水的质量也可与商品纯净水媲美,还省去了每天买水或请人送水的累赘和烦恼。
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气净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沈晋明教授表示,复旦陈良尧教授的这套设备并不高端,只能算是通风系统中的初级阶段,已经有不少房屋也采用了类似的通风设计,目前更高级的是热交换器通风系统。至于陈良尧教授所提议的国家应该设立通风的强制标准,沈晋明表示国情不一样,欧美一些国家对于医院和一些办公大楼禁止开放通风,而我国是允许开放通风的,所以不需要制定相关的国家强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