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好居网用户) 5741天前 / 阅读 :
[page]你生活的幸福指数有多高?给自己打个分吧!
是百分之百满意的100分,还是刚刚及格60分,或是很少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只能得个30分呢?
如果并非满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不够幸福呢?因为不够富有吗?因为工作太忙吗?或许这是大多数人的答案吧。
找寻幸福感最大化的人生
在讨论开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富翁与渔夫》的寓言吧。
有一天,在海滩上,大富翁看见渔夫躺着晒太阳,便责备他说:“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多打点鱼呢?” 渔夫反问到:“打那么多鱼干嘛?”富翁说:“卖钱啊!”渔夫再反问:“卖那么多钱干嘛?”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享受这片美丽的海滩。” 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快乐乐地躺在沙滩上吗?”
关于这个故事的启示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确定的是虽然两人的经济水平截然不同,但故事中的富翁是幸福的,渔夫也是幸福的。如果单以财富的多少判断个人的幸福感,这里显然行不通了。
一生中,人们所追求的其实并非财富的最大化,而是幸福感的最大化。财富的多少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非全部,而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更让人幸福。
因此,我们提出“经济适用型”生活这一理念,如果你正一味追求财富,不妨停下脚步,看看什么才是适合你的生活,什么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财富越多并非越幸福
在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代表性城市及武汉、济南等省会城市拥有可投资资产100万美元以上人群调查后显示,虽然从2006年至2007年,财富水平客观上升20.12%,但幸福指数却不升反降0.29%。同时,个人风险指数、投资欲望指数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而理财信心指数却下降了0.37%。
统计显示,当财富逐渐稳步上升时,人的幸福感会随之上升,但当财富达到一定“界限”后,人的幸福感将不再上升,甚至会随着财富增加而降低。因为达到一定财富水平后,钱的数量只是一个数字,对个人和家庭已经起不到“质变”,甚至为了增加财富,个人和家庭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健康、自由等等,幸福感也就降低了。可见,财富的多少并不能作为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准。
追求“经济适用型”生活,正是从财富与幸福的平衡点出发,寻找合适的生活。
“经济适用型”生活贯穿方方面面
比如在工作中,高薪白领就未必快乐。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每个收入数字的背后都有相应的付出,高收入或许等于工作压力增加、自由时间减少、健康状况不佳甚至失业风险增加等等。如果你并非一个将工作视为全部生活的人,那么高薪换不来你的高兴。勉强选择自己无法适应的工作,只会降低你的幸福指数,而一份经济适用型工作在带给你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让你继续享受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又比如置业,这一人生大事值得每个家庭好好掂量。究竟是花上几百万元买一栋豪宅,还是从“实惠”角度出发,在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同时选择一套价格适中的普通住宅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住豪宅的梦想,但并非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房价过高就会使你成为“房奴”,收入稳定时尚可正常供房,稍有波动就会断供。这样一来,硬件条件再齐全、周边环境再舒适的房屋也住得难以安心吧。不如选择一套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方便而且价格相对适中的住宅,不给心理增压。
婚姻无论对男女都很重要,找个“经济适用型”伴侣能够让生活多姿多彩、幸福甜蜜。婚姻的现实在于可以将一切幻想、憧憬化为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你所找寻的他或她未必需要有较好的面容、身材,未必在事业方面出类拔萃,未必已经积累了不小的财富,只要有着一颗体贴、包容乐观的心就够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和细水长流的婚姻,或许后者更加浪漫动人吧。
投资和消费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济适用型”的投资理念在于“高风险不想、不了解不做、太耗时不玩”。不必煞费苦心地追求收益率,而只把投资当成一种生活态度,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而“经济适用型”消费的关键在于“只买对的,不买贵的”,量力而行,用有限的财力满足尽可能多的需求,既在乎消费的结果,也享受消费的过程。时下流行的“拼”生活、“省”生活就是最好的借鉴。谁又能断言花小钱买不到大满足呢?
财富欲望与驾驭力的平衡
当然,“经济适用型”生活对每个人的标准并不相同,个人财富驾驭能力的高低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之所以在富裕人士调查中,资产增加反而使幸福感下降、风险感增加,都因为已有的财富超出了当时驾驭能力上限。或许这种情况下,少些资产反而更幸福了。
另外,在这个调查中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指数,那就是“投资欲望”。“贪婪”其实并非完全贬义,但有时候恰恰折射出人性的弱点。
你或许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北方一偏远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勤劳的农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耕作在田间。日子过得虽然够不上富裕,却也和和美美,快快乐乐。有一天,当他漫不经心地把外衣脱下来随手甩在自家的田边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原来是一个金罗汉。这个价值连城的宝物让他的家人和亲友都高兴不已。可从此之后,农夫整天心事重重,愁眉苦脸。别人问道:‘你已经成了百万富翁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么?’农夫回答:‘我在想,那十七个罗汉在哪?’”。
当我们拥有1元钱后,我们会想着要10元;当我们有了1万元,我们会希望得到10万元。有理想固然不错,但当这个财富欲望超出你的驾驭能力时,多一分才财富或许就会多一层负担。
当你的幸福感不再因为财富增加而同比增加时,或许你已经达到了最适合你的“经济适用型”生活。 [page] 经济适用型生活之工作篇 比薪水更重要的是幸福 生活的幸福并不取决于拥有一份有多高薪水的工作,因为高薪往往意味着需要牺牲健康、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以及难以排解的心情压力。与其如此,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欢、能有稳定的收入并且有合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工作和家庭一起兼顾,收获幸福。
拿高薪,几乎是每个白领追求的目标,自己的工作有一份充裕的高额薪水是众多职场人的期望。然而,据知名招聘网站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的高薪白领收入丰厚却感觉不幸福。数据显示,只有37.72%的人选择工作“总的来说是快乐的”这一答案,而有41.64%的人表示“不快乐的时候多”,甚至有20.64%的人表示“工作很痛苦”。
白领李莉莉的话很有代表:“社会上有些人就看到我们出入写字楼风光,挣钱多气派,可怎么就想不到我们拿的高薪是有代价的:经常加班、难以排遣的压力、健康受损、衰老加速等不都是我们的付出吗?还有些白领员工担忧地说:现在没有时间充电、学习,就怕以后因为能力不及而被淘汰。”
这似乎印证了影视作品中有一句台词颇耐人寻味:“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位老板不会把一份轻松快乐收入又高的工作无端地奉送给你。高薪的背后是无尽的寂寞,没有休息日、无休止的应酬、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竞争压力危机四伏、腰酸背疼……面对高薪下的高责任、高压力,即使有百万,甚至多得多的薪水,有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够承受,且愿意承受
于是,在高薪的围城里,尽管依然有人趋之若鹜,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选择,选择经济适用型工作,选择幸福生活。
那么,什么样的工作可以认为是经济适用型工作呢?我们认为,不要求收入很高,但是有合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为自身兴趣所在、能有稳定的收入,符合以上要求和条件的工作基本上属于经济适用型工作,一般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Soho族等等。
拥有适当财富更幸福
不可否认,财富和幸福感,确实有一些正相关关系。比如,跨国跨文化比较研究表明,一些富裕国家中对生活满意并具有幸福感的人的比例高些,如瑞士和其他一些国家。但当经济指标超越一定限度,财富和幸福感的正相关关系便消失了。多国比较研究发现,人均产值8000美元以上的国家中,财富和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而且,从时间上讲,经济的发展和相应的收入增强,并不带来相应的幸福感的提高。
而美国另一个社会学家前几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近50年的发展中,人均收入的绝对财富增长了3倍,但幸福感的增加却几乎是零。这使人们注意到,财富并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有时甚至是反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达到中等收入后,越有钱反而越感觉不幸福。若以10分为满分,收入增加一倍者,快乐程度只上升0.1分;换言之,个人收入要增加8000倍,才能攀登快乐阶梯。
从心理学角度讲,金钱数量和人的幸福感并不完全成正比,而且有时钱多了反而会陷入较大的痛苦中,出现“富裕的烦恼”。有心理学家认为,个人年收入在3万~8万元时,收入高低和幸福度成正比;当年收入超过10万元甚至更高时,金钱对幸福度的贡献就不是完全的纯正比关系了,到达一定高度后甚至可能反方向发展。中国离婚问题咨询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明丽告诉记者,男人有钱就变坏这样的说法是有现实依据的,有七成的家庭婚姻问题,是由经济因素诱导形成。
与此同时,一旦进阶到高收入阶层,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永坐收高薪。除了健康考验外,高薪行业同业面临着职业风险。比如北京嘉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因工作失误,致使当事人1亿元资金被骗,法院判决该所返还100万元律师费并赔偿当事人800万元。同样,因为机遇而受到市场垂青的职业,在经历市场动荡甚至急转直下的时期,薪资水平遭遇冲击而缩水也是有可能的。金融行业在金融危机中,薪水也坐上了过山车。
当你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单调的“享乐主义的跑步机”上,永无休止地追求实际上对你来说并非必要的财富。因此,中等以及中等偏上稳定收入的经济适用型工作,牺牲或放弃部分收入,来换取幸福的感觉,是笔划算的买卖。
自由时间为幸福加分
放弃高薪、牺牲部分收入的回报之一,就是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专家指出,幸福与否,要看用于情感交流的支出占整个支出的比重。现实情况是,白领员工收入虽然高,但大多数人忙得歇不下来,根本没有与家人和朋友、同事充分聊天沟通及享受生活的时间。如此这样就会产生被工作和时间奴役的感觉。专家建议,白领也要有足够属于自己的支配时间、觉得自己重要,这样才会幸福。
马斌就是在一片错愕声中,辞去了年薪35万元的工作,当上了街道主任。但马斌觉得,这次在外人看来是“下嫁”的工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的幸福不是旁人可以体会的。
原先,马斌在一家外资企业任职区域经理,虽然薪水不错,但常常脾气暴躁、心情郁闷、整天腰酸背疼。“我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我们公司是著名企业,跟其他大牌外企一样,能进入这里工作的人都是层次很高,竞争意识很强的人。在这里工作,必定受这种气氛的感染不能松懈。另外,我的工作是销售,需要经常跟客户打交道,而客户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让我很不适应,但为了公司的业绩必须向前冲……那段时间我的状态很糟糕,脾气暴躁,跟家人、同事、客户都有过冲突。总觉得疲劳,后背疼痛。”
有志于改变现状的他一直在留意是否有经济适用型工作的空缺。终于,在一次成功的竞聘之后,马斌走上了社区街道的管理者。“社区组织近几年已逐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共建和谐社会倡导下的重要民间组织,其职业发展前景相当稳定。更重要的是,我现在的工作虽然薪资只有从前的一半,但各方面福利和待遇都好于以往。我还有专车司机接送呢。”马斌笑言道,“不仅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较原来减轻不少,关键是我现在有时间照顾家里。孩子要上小学了,我需要抽更多的时间来辅导他,在周末也可以进行更多的亲子活动。之前妻子经常抱怨结婚后我们就从来没有一起看过电影,现在我就经常可以陪她下下馆子,看看电影。”在马斌看来,一次小小的工作调动,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的幸福感都有大幅提升。
兴趣所在幸福更轻松
经济适用型工作的另外一个特征便是兴趣所在。
很多人面临不感兴趣的工作,容易在压力下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应对方式,如紧张、沮丧、拖延、回避或敷衍等等,但最后都难免要面对不利的后果,如老板的批评、父母和老师的失望、考试以及升迁失利对人生的负面影响。相反,如果工作恰恰是兴趣所在,那么财富就会成为你快乐工作的副产品,事业就成了一种赏心悦目的事情。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于是,人的能动性就自发地调动起来了,各种正面影响也就随之而来。
“我学的是秘书专业,毕业后在企业做行政管理。因为是本科毕业,月薪还不错,但这份工作并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的性格天生好静,而秘书工作则要求八面玲珑、能说会道。每天上班我要替总经理接无数个电话,遇到问题还要懂得随机应变,偶然出个小差错还要被领导骂。想起这样,我都经常会有恶心的生理反应。”陈艳君如是回忆前一次的职场生涯。
为自己的身心考虑,陈艳君辞去了工作,开始了SOHO的生活。“看书和看电影是我最大的爱好。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定期帮一些杂志和网站撰写书评和影评。福利和保障可以略受影响,但收入也并不比从前少。难得的是,我现在每天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赚钱从内而外都是轻松、快乐的事情。接下来,我准备结婚、生宝宝,我想足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照顾家庭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