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配饰 软装新势力 软装搭配 软装图库 创意满屋 装饰导购 明星家居 旧物改造 软装百科 软装论坛

著名财经学者吴晓波:重新想象中国家电

珊珊 珊珊(好居网用户) 2452天前 / 阅读 :

限制我们想象力的并不是贫穷,而是对改变的恐惧,非常希望在AWE展上,在中国家电企业的身上我们看到无穷无尽的改变自我的勇气。

【好居网】3月8日下午,2018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伴随AWE2018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步举行。以“破界·瞰未来”为主题的本届高峰论坛,吸引了各界大咖的关注,论坛上, 著名财经学者吴晓波让大家“重新想象中国家电”,他为中国家电行业重新画了一幅怎样的蓝图呢?让我们跟随他来展开想象吧!

以下是吴晓波先生的演讲内容:

谢谢,很高兴参加AWE的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AWE的活动。来之前心里有一点小小的忐忑,因为我对家电企业很熟悉,每年都会跑很多的企业,我的书里也写过很多家电企业的案例,我们跟很多家电企业做过官方的传记,来今年的AWE的时候我心里在想,会不会看到的都是熟悉的场景,看到的每一个东西都是似曾相识或者已经知道的一个部分。今天上午我去展馆走了一下,这次有17万平方米,我估计跑了1/4,我明天还会去一天。我觉得我还是看到了很多新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在汉诺威工业展上看到的一些新的技术和CES展上看到很多全球消费品的变革和产品的应用,在今天的中国家电品牌和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上面我们都已经看到了,或者部分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工厂部分,在生产先部分的智能化程度和国外这些相比是怎样的我不知道,在终端产品看到了很多新的可能性。第二,我们看到中国公司在一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就是我们面对中国消费者,或者是中国现在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他们的一种需求进行了很多应用性的创新,这些应用性的创新可能在西方国家是不需要的,比如厨房,中国厨房跟欧美国家是不一样的,在厨电部分有很多的微创新和应用性创新,这是在中国地区以外所有的家电展上都看不到的部分。我觉得工业4.0和智能化的改革和应用性创新这两条线路我们在今年的AWE展上看的非常的清楚。

来参加AWE展的时候我会想说,刚才主持人也讲了,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这40年中国整个企业的发展,不用说到新行业中来,我们可以从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都可以来透视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是如果你能够用40年的长度来看的话,我觉得可能家电行业是变化最大的,而且是一个全面变革的一个行业。79年小平同志讲过一句话,说我党以后领导这个国家我们不能再打阶级斗争,我们要干吗呢,我们要干三件事,让老百姓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这句话管了20多年。吃好的就是食品、保健品、饮料,穿好的就是服装、纺织,用好的就是冰箱、空调、洗衣机、家电。这句话的背后实际上意味着在后来20多年里中国的产业变革是由一个军工性的重工业向民生行业变革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的社会企业,民营企业,这个行业贯穿了中国早期20多年经济产业的整个脉络,而其中家电行业应该是最重要的。这两天北京在开“两会”,我算了一下,在中国企业界曾经入选过中央候补委员的全国大概400多个,中国就两个企业家,这两个企业家全部来自于家电行业,一个长虹的(人名),一个是春兰的陶建幸,到今天为止那些民营企业家也没有进入国中央候补委员。曾经在政治上拥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中国企业界那些领袖级企业家诞生的一个重要的摇篮。

40年来我们看到这个行业的发展其实跟中国的改革一样,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是一条笔直的曲线是不正常的,是一个跌跌荡荡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的牺牲者。我今天上午去了一家企业,去了余杭区的一家企业,他说第一年40亿,今天能到这里来参加AWE没有几家了,中国民营企业10年的存活率是2%,40年是百分之几。今天上午在展馆上看到这家企业,他是做油烟机,做煤气灶的,还是能够看到他。来到现场的都是一些幸存者。

40年来看,在跌荡过程当中我们看到它的曲线,84年中国搞体制改革,也是中国轻工业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线的过程,84年到96年中国家电行业是一个大规模进口替代的过程。到97年的时候,当时中国还有轻工业部,现在已经没有了,轻工业部在97年的时候公布过一个数据,就是全中国排名前100大的百货大楼,中国国产家电品牌的销售量历史性的第一次超过了外资品牌,97年是中国家电行业非常光荣的一个年份,靠什么?靠两样东西,第一个请中国老百姓买国货,第二个我所有的产品比外资品牌价格便宜1/3,打价格战。所以从97年到2003年是中国家电行业品牌大规模增长,然后所谓的“中国工厂”的建设也是在这一时期起来的,中国出现了全世界最单体的冰箱工厂、洗衣机工厂、微波炉工厂。到了2003年左右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所以04年中国出现了联想、海尔、TCL到国外去并购一些品牌的过程。所以04年开始到后来的十年里面,在中国地区打出一片红海以后,我们把中国的制造能力向国外输出,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是一个海外并购和面向国际市场的过程。到了15年的时候,我们面临着新的困境,由于中国所有的成本优势,所有的原材料、用工、土地、税收成本的优势基本消失殆尽,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工厂开始崛起。所以2015年以后中国传统的靠成本和规模所形成的家电这种能力开始丧失掉,我们看到2015年是最近几年来家电行业最为迷惘的一个时期。

这是2015年的一张照片,4月份我去国务院开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坐在那边的是养猪的丁磊,中间的是海尔的张瑞敏,他向总理汇报,那个时候是中国家电最困难的时候。记得在这个会议前的两个月,总理提出什么概念?就是“互联网+”,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到所有的行业当中,所以在15年中国家电面临的问题就是说,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是我们的基因出问题了,还是我们的市场出问题了。然后那个时候中国那些大型家电企业的地面店开始大规模的萎缩,而且中国的80后、90后年轻人开始到网上买东西。中国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开始面临工业4.0等大规模的转型,这是最困难的时候。我记得在这个会一开完,我当时跟张瑞敏说我要到海尔去看一看,我6月份去的海尔,15年到17年我每年会去两次海尔,我记得15年去海尔的时候当时张瑞敏正在搞人单合一的改革,搞人力资源的变革,把整个公司的人力架构彻底的打散掉,变成叫平台组、小微组、创客组,在进行一个变革。到他的冰箱品牌部门去的时候,他们一个高级副总裁跟我们说,说张总最近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说什么是冰箱,当时我还挺吃惊的。我记得我在他的一个冰箱的黑灯工厂里面他跟我讲什么叫冰箱的问题,他已经做了30年的冰箱,开始问这个问题,我说你们怎么回答张瑞敏提出的这个问题。两个路径,一个是技术变革路径,冰箱里面有一个成本最高的硬件叫压缩机,有没有可能冰箱不用压缩机,做冰箱的人怎么可能冰箱不用压缩机呢?有可能的,因为汽车有两个最重要的零部件,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变速箱,后来特斯拉为什么会起来?因为特斯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发动机,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汽车可以不用发动机,可以不用变速箱,冰箱也可以不用压缩机。这条路如果走通的话,冰箱长的可能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第二条路径,什么是冰箱,冰箱是干什么用的,放食品的,放蔬菜、牛肉、鸡蛋,如果你里面放一个传感器,通过蓝牙或者通过wifi这个冰箱就有可能知道每个家庭每一个月吃了几只鸡蛋,用了多少的蔬菜,如果蔬菜本身是可以原产地追溯,甚至可以知道你这个蔬菜多少钱一斤,它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家庭食品的管理入口?15年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每一次去我都问他们,张瑞敏这个问题你们回答了没有。我记得我去年下半年9月份去的时候,我问张瑞敏,我说你们的问题回答了没有,压缩机的问题到现在没有解决掉,但是入口问题已经解决了。有一个数据你们可能不知道,中国现在每年卖几百万只鸡蛋,海尔有一个消费信贷公司,他们投资了全中国最多的鸡蛋,全中国卖鸡蛋最多的是海尔,后面已经有140家融资产品公司。在杭州我最近有一个小师弟板了一家企业叫“送小菜”,做了两年多,去年做了20亿的销售额,在菜市场里面把那些菜贩子控制住,希望他们卖好的农副产品,把订单拿到以后给到门户,中间做冷链,中国今天像“送小菜”这样的公司据我知道大概超过100家,当菜市场和餐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被控制以后,你们想冰箱的背后有没有新的可能性?

一个企业也好,一个行业也好,只有死到临头的时候才会想到变革,所以15年开始我们看到了这些变革。

我来参加AWE,我就是希望能够看到一些重新想象的这些东西,我们来重新想象汽车、冰箱、洗衣机、马桶盖,重新想象每一个商品,这些重新想象并不是建立在乌托邦的基础上,建立在很多现实可能的技术和需求端的应用上,比如说万物互联与大数据入口,我在想我们的朋友们家里都有一个书房,有一本书大家有没有看,就是《失控》,凯文凯利写的,1994年写的,中国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硅谷互联网刚刚打通,马云那个时候还在杭州刚刚在学英语,马化腾同学刚刚大学毕业,凯文凯利已经写了《失控》,这本书里面他讲了未来的景象是什么呢,说未来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是从一件衬衫到一个手机,到冰箱、空调、洗衣机里面全部都有芯片,然后这个世界是靠芯片把它互联起来的,我们今天所谓的万物互联在1994年凯文凯利已经把它想象出来了,今天已经慢慢的走向可能性。

前几天美国有一家芯片公司叫做高通,高通中国区总裁来看我们,他给我讲一个数据,2017年高通每一个月生产的跟万物互联有关的芯片是1亿美金,已经有12亿个芯片在全球范围内做链接,这个数据每年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在增加。未来可以想像,所有我们所生产的这些商品,这些商品跟人所交互产生的任何行为都可以以大数据的方式被记录下来。所以在大数据的意义上来看,这个世界未来是一个大同世界。

我去年4月份去汉诺威展览,看西门子的智能工厂,是靠云组织起来的,他们从仓储到生产过程,到检验过程全部通过云端来进行管理,我认为中国今天所谓的智能工厂也慢慢在建立起来。所以在工业生产,所有的数据都会被统一在云端,消费端所产生所有的行为都会被记录。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两家互联网公司疯的一样去买那些超市,他们买的就是一件事情,就是消费者行为。进入家庭以后肯定就是通过一个一个的从电插座开始,到冰箱、洗衣机开始进行的,所以从制造端、流通端到消费端最后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构建,这个是我们可以重新想象的,我们所有在一线的这些硬件制造商为什么我们的春天会来临,为什么不跟上一个万物互联和大数据的入口你永远在制造业的底端。如果通过万物互联和大数据的话,我们有可能成为一家新型的智能工厂,我们最终所销售的是消费者的行为,而未来所有的生意都是数据生意。今天我们所有的制造业,未来的这些因数据而产生的生意,我们是一些参与的革命者还是一些被革命者,在今天唯一的悬念仅仅是这个。

我这次来我在展台上还没有看到谷歌的展台,没有看到阿里的展台,没有看到腾讯的展台,我可以在这里跟大家打一个赌,只要这个展办下去,他们一定会来,在CES展,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上已经看到他们的展台,什么叫跨界,什么叫世界的融合,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想象的可能性。

第二个想象的可能性,我认为所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已经被彻底打穿。我是什么时候想这个问题?就是五年前,五年前当时有一个法国在中国地区的制造工厂叫施奈德,这是一个百年企业。当时做枪炮,现在施奈德做低压电器,做插座。我到他们工厂去他们跟我们交流,我们的净利润多高,超过30%,

我非常吃惊,他们的净利润能够超过30%,你卖的是插座吗?你卖插座能够有30%的净利润?没有吧,卖什么呢,卖的就是服务,卖的是在这个展厅里面放了那么多的灯,那么多的线路图,我帮你装完以后,我卖的是每年能够省电多少度,是一个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大家发现没有,五年前我所听到的这句话在今天可能已经是很多制造工厂正在执行的一件事情,丰田的老大宣布说我们丰田以后不是做汽车的,我们是干吗的?我们是解决人类出行的一个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我们做油烟机的,我们做电饭煲的,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人类某一种需求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所谓的硬件生产和软件的界限已经变得非常的模糊。我今天上午去一家40年的工厂,他们已经在做菜谱了,中国最早做电饭煲,做微波炉的公司叫格兰仕,当年做的菜谱全球卖了几十万套,那是纸质的,怎么在微波炉里面给你一个菜谱,今天做的菜谱是什么呢?可能是一个短视频,可是一个再线的产品,为什么做菜谱?它是需要解决中国人怎么烧一只鸡、一锅汤的一个解决方案。中国有没有人在做这个事情呢?我刚刚投资了一家企业叫“网上厨房”,上面有8000多个美食短视频的生产制造商,我上午跟那个老板说说我可以帮你们对接一下,这是第二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所获得的利润不再是硬件生产所产生的利润。当一个制造公司你所得利润跟所有的零部件、生产线、投入、用工、土地成本相关的话,你的利润一定是刚性化的,你要让你的利润跟成本脱钩只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让体的产品长得更好看,提高颜值。第二种让你的硬件产生溢价能力,当你把这个产品卖给他的时候,这个销售行为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这个产品本身带有提供服务的某一种政治能力,这个时候你的产品定价和你的制造就完全脱钩了,所以这是硬件制造商的能力迭代和模式迭代的一个可能性。

第三个是折叠型社会和“中产审美”,有一本科幻小说叫《北京折叠》,说北京地区有一个阶级,各个阶级的人民是不能互相通的,但是我并不这么看。我们必须说这个国家已经被折叠化了。我要卖一个电器,原来在电器台上在报纸上我希望全中国人民都来买我的电器,今天这个市场还存在吗,这个市场已经不存在了,哪怕卖一个扫地机器人,哪怕卖一个吹风机这个价格可以从200块到2000块,已经没有一个统一市场,所以整个社会已经折叠,阶级已经产生,阶级之间的流通仍然可以打穿,作为硬件的生产者,服务提供者我们必须想说并不可能把任何一件商品卖给这个阶层的每一个消费者,怎么办呢?去渗透,这几年中国还是有很多公司的成长,快手、抖音、拼多多,仍然靠屌丝市场活着。高净值的人群,过去三年中国200万以上豪车的销售增长量每年超过50%,这是一个底层的部分,一个高层的部分。肉最肥的在哪里?在中间的部分,就是所谓中国的中产阶层,这一部分的人群正在大量的增加。中央说中国搞供给侧改革,为什么我认为在全球的市场中,全球的家电市场中只有中国地区的供给侧改革有可能成功呢,别的国家都不可能成功,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发生了变化,所以供给侧所可能出现的可能性是建立在需求侧发生的一个变化。昨天晚上央视刚刚发布了一个“经济状况大调查”我也参加了这个活动,京东也好,这些公司都提供了大量的消费品数据,你看了之后会吓一跳,有个公司做划船器的,去年销售增加60%。我写过一个马桶盖,马桶盖的销量过去四年增加了八倍。出行旅游,有一个定制旅游,原来是大团游,2016年增加了400%,去年增加了220%,是谁在买,不是屌丝部分,金字塔的部分太小了,是谁?是中国中间的中产部分。他们开始愿意为新的功能买单,为品牌买单,为人格买单,为这个东西长得好看买单。第三个是我们重新要定义在一个10亿人口级的市场过程中,在需求中所发生的折叠化特征呈现的时候,我们这些制造供给的公司能够为他们做一些什么。

第四,双创2.0时代已经到来。去年年底我关于2018年有一个结论,我认为2018年中国地区的创业热会降温。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工具运用的创新浪潮已经结束了,几年前搞双创,各地搞孵化器,搞完以后做什么呢,三五个人办一个公司就送外卖,或者做一个小游戏,或者做一个什么互联网工具,今天你去看看还有活着吗,都已经死光了。今天出来创业再开外卖公司已经开不起来,所以整个基于互联网创业的红利时期到2018年已经结束。中国还会不会有人创业呢,会有人创业,干吗呢?去做一个杯垫,做一个裙子,我为2018年开始所有的创业会回到商品本身,就是所谓回到制造业本身,也就是2018年中国会出现很多新匠人品牌,我认为这个新匠人品牌如果回到家电行业来看会是什么景象?我们认为家电行业是一个大规模投入的资本密集型行业,我做生产线,我做饮料,做冰箱、洗衣机大规模生产,问题是当我拥有几万员工,花了几十亿投资建一条生产线、工业园区以后,你坐在办公大楼顶层的CEO你知道你下面的人员是怎么想的吗,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拖把和杯垫吗,你不知道,你只有一件事情把你的生产能力和流通能力、研发能力给释放出来,在大规模的中国制造基础上很可能会衍生出很多小的创业者,跟这些大规模的制造工厂形成结构性的关系。我们最近在扶持的几个年轻的匠人,做什么呢,做雨伞,雨伞仅仅是跟成本有关的话可以做30块、50块的雨伞,还有卖的最贵的2600块的雨伞,中国所有的大型雨伞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每把赚大概一美元,有没有一个小姑娘今天三八节,你有一个女朋友你愿意花300块钱给她送一把雨伞呢?你愿意的,但是我需要有好的工业设计能力,需要一个好的人格化的概念,而这些东西都不是做外贸的大型雨伞公司能来提供的,谁来提供呢?就是那些年轻的匠人,他们可能对设计有概念,他们对社区运营有概念,他们对于一个涂料和材料应用有概念,但是他们就是没有工厂。他们所形成的用户关系和品牌关系建立完以后,跟那些大型工厂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关系。所以在未来这部分的变化,大型工厂和这些小的创业企业之间的生态关系在未来很可能会成为服装行业、饮料行业、家电行业新的一种创新的路径,整个市场会被颠覆掉。从生产能力到销售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这三者之间会被解构掉。

第五个,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冲击。我去年过年之前最后我去看的一家企业凑巧就是手机企业,我告诉大家,手机公司好的日子已经到头了,去年全中国的手机销售量增长负4%,今年1月份中国手机出货量负16%,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到华为去,华为做的荣耀手机,2017年荣耀手机全球市场份额15%,我问他们未来怎么办?未来只有一件事,三年内荣耀手机全球市场份额50%,雷军老师这两天在北京开两会,两会开完以后月底小米有新闻发布会,在4月份雷军老师就要开始跑全球市场。也就是说中国今天这些手机公司,我们今天在座很多家电公司,在中国地区所形成的制造能力,工业设计能力,互联网应用能力在未来几年内将辐射到全球,在全球不仅仅是说我们辐射到东南亚地区,辐射到巴基斯坦,非洲就更不用谈。未来几年内中国制造的主力市场很可能是中欧地区和北欧地区,在过三五年是西欧地区和美国地区,美国很难搞,特朗普最近因为关税问题弄得很难,未来整个中国制造全球化不再是一个制造能力,我认为是品牌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比拼,全世界没有一个制造工厂的销售老总会像中国这样会用互联网手法,所以这是一种新的可能性。可能还有很多新的可能性,我们都会用重新的定义来想象它,我也希望明年、后年仍然能够里参加我们的AWE展,我们看到新的中国制造的创新。

网上有一句话,说你们想象力是被谁限制的,是被贫穷限制的,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是我今天非常想跟大家说,限制我们想象力的并不是贫穷,而是对改变的恐惧,非常希望在AWE展上,在中国家电企业的身上我们看到无穷无尽的改变自我的勇气,我的演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