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晔(好居网用户)
3538天前 / 阅读 :
【好居照明网】智能照明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等因素,一直走高端家居市场路线,以致智能照明没能真正走入家庭。但随着这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照明技术也日趋成熟,一些国际品牌也纷纷走入中国市场,推动了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国内智能照明厂家和商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智能照明全面进入应用时代。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照明产品已经形成系列,品种齐全。技术完善程度较高的当属荷兰飞利浦。飞利浦在中国首先推出的是初始套装,包括3个智能LED灯泡、1个桥接器和安装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的免费APP。一个桥接器可以同时支持50个灯泡。APP可以运行在iOS和Android两大平台上。
国内厂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朗美。上海朗美与京东技术团队开展了合作,所研发的朗美科系列智能吸顶灯通过“JD+智能云”APP(京东微联)配合本地WIFI和2.4G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智能照明管理。
智能照明的发展阶段
智能照明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1)节能阶段,此阶段主要完成白炽灯向LED灯的过渡。
(2)自动控制阶段,根据预先设定参数(例如时间、亮度和颜色)自动实现“在合适的时间给出符合要求的合适亮度和颜色”。
(3)智能控制阶段,在自动控制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概念,实现照明的远程智能调控。
主流智能灯具技术基础分析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灯具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技术。
1、调光技术
调节LED芯片发光强度的主要方法是改变其平均工作电流。改变平均工作电流一般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即通过调节供电脉冲高电平所占时间比例实现亮度调制。
而颜色控制通常采用RGB(红绿蓝)混光方法,即通过改变红(R)、绿(G)和蓝(B)色LED芯片发光强度混合出不同颜色。目前主流灯具能调出1,600万种颜色。
2、控制和网络通信技术
智能控制器是智能灯具的核心。智能控制器通常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并带有不同的网络通信接口(如WIFI、Zigbee、RS485等)。智能控制器通过网络通信接口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指令做出一系列动作从而实现灯光控制。
比如,改变红色、绿色和蓝色LED芯片工作电流控制信号的PWM值,从而得到一个新的照明颜色。智能照明所使用的网络通常意义上指的是物联网。
3、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为了实现更复杂和更安全的控制,智能灯具与用户通常不是一对一连接的,而是通过云服务器实现。用户通过手机app、微信平台等形式把控制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根据指令进行相应处理,然后把控制指令下达给智能灯具。
除了实现远程控制,云服务器还可以随时记录灯具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关灯时间,使用时长,亮度和颜色等信息,甚至运用大数据思想,实现自学习功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