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好居网用户)
3676天前 / 阅读 :
夜幕降临,海上的灯塔成了来往船只的“眼睛”。昨天,记者跟随青岛航标处乘船探访朝连岛灯塔,1903年由德国人建造的灯塔依然发挥着助航的作用,从柴油机发电到利用太阳能,从使用1000瓦的灯泡到LED灯,守塔人见证了灯塔的“年轻”变化。
据介绍,朝连岛灯塔位于沙子口社区东南39公里处,距陆地最近点崂山头31.4公里。灯塔建于1903年,是德国海军在青岛海域建造的规模较大的灯塔,现仍在发挥作用。灯塔采用办公建筑物与灯塔嵌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南北四面石砌山墙呈“人”字形,塔高12.8米,具有艺术性和实用价值。2011年灯塔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文物点之一,201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守塔人房间,记者看到一个大约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铺着地板,屋内有一张床、一组沙发,还有电视机,厨房里有冰箱。据介绍,岛上的淡水补给都是用水泵将轮船上带来的淡水抽送到岛上的一个大型水池中储存起来,需要十分珍惜,慢慢使用。“我是1976年当兵,1982年转业后就开始了守塔的生活,在千里岩岛和朝连岛上一守就是40多年,在千里岩岛呆了将近20年。”58岁的守塔人周成祥告诉记者,以前守塔的有四个人,两个人一班共同守塔,还能聊天解闷,而去年其中的两位守塔人退休了,目前就剩下两个人,守塔生活更显得枯燥了。
“说心里话,我守塔一辈子了,对岛上的一切都有了感情,尤其是这座百年灯塔,见证了它的变化。”周成祥说,以前的灯塔采用1000瓦的灯泡,而现在变成了LED灯,这种灯更加清晰明亮,24海里以外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