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资讯 建筑五金 日用五金 厨卫五金 五金配件 市场分析 产品导购 企业动态 热点专题 特别策划

“日用五金之都”成为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达夫 达夫(好居网用户) 3586天前 / 阅读 :

2005年1月10日,当时南海区的17个镇街合并成8个镇街。2013年3月18日,大沥镇西部和整个罗村街道并入狮山镇,南海再次扬起区划调整的大旗。区划调整对该区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长远影响。从2005年1月算起,并镇十年来,丹灶镇在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民生改善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5年1月10日,当时南海区的17个镇街合并成8个镇街。2013年3月18日,大沥镇西部和整个罗村街道并入狮山镇,南海再次扬起区划调整的大旗。区划调整对该区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长远影响。从2005年1月算起,并镇十年来,丹灶镇在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民生改善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即日起,本报将以丹灶为关注的样本,陆续推出相关报道,回顾南海区划调整十年的历史变迁。

十年前“中国日用五金之都”落户

十年前,金沙还没有划入丹灶镇,这里的人们最为自豪的无疑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金沙“中国日用五金之都”的称号。

金沙和丹灶以南沙涌为界,以沙滘桥相连。金沙下坊村80多岁的老村民邝伯依然记得十年前两镇合并的一幕。“当时只是看到撤下以前的牌子挂上新的牌子,如今回头看看两地已经逐步真正成为一家人了。”邝伯说,金沙是由河沙冲积而成的一个江心岛,东与小塘、西与丹灶都是一河之隔,“由于以前没有桥,从南海东部到这两个地方都要过河,很不方便,所以金沙和丹灶这一片属于相对偏僻的地区。”

两地并镇后,一座沙滘桥就成为了两地居民密切来往的纽带。同时,沿着桂丹路一路由东向西,并镇后的丹灶沿路打造成了一条“五金街”,分布了华南五金交易市场、金沙铁料城、丹灶横江海滨铁料中心、五金产业区等。

当时,五金已经成为两个地区共同拥有的优势产业。而金沙更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小五金生产基地,以“中国日用五金之都”闻名全国。2005年并镇后的丹灶依托这一优势,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五金生产厂家和交易市场,将这一招牌擦拭得越来越亮眼。十年来,这一招牌从不曾褪色。

如果说珠三角地区的专业镇经济模式成为当时闪耀全国的一颗颗明星,那么十年前的丹灶无疑是最为亮眼的明星之一。

十年内 两次走在产业转型前沿

丹灶镇域面积143.5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多人,其中户籍、外来人口约各占一半。镇内路网发达,“珠二环”高速、广明高速、广肇高速、桂丹路、樵丹路、樵金路和广珠、贵广、南广铁路穿境而过,“佛山一环”紧邻东部,北江水道、南沙涌形成“两河三岸”。

五金业是丹灶的特色产业,也是支柱产业,现有五金企业2000家,年产值超100亿元。不过,在南海产业突飞猛进的最近十年中,如果我们把五金制造业的集群化看作丹灶镇第一次引领产业转型,那么工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则是丹灶人第二次站到了南海产业大潮的前沿。

本世纪初,当“园区经济”在全国风生水起的时候,落户丹灶的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就已经为“循环经济”的理念做出了最好的诠释。2005年1月,丹灶区划调整之后,丹灶建设的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已经形成了辐射力,丹灶也由此进入产业发展的园区时代。

2007年,园区首推“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载体招商模式,以建设标准化厂房、个性化厂房及投资商租地自建厂房等形式服务外资中小企业。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总规划面积约500亩,现已基本完成招商,共引进20家日资企业和1家国家级检测认证机构。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园所开创的载体招商模式,大大提升了当时南海的区域形象和招商竞争力。

丹灶的园区化探索为南海后来借助环保倒逼机制、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与中国大多数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相似,丹灶的工业园区也走过了一条由粗放到精细的发展之路。十年中,园区经历了从粗放发展向细分领域转型,这也成为后来南海建设都市科技园的诱因之一。

十年后 成为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时至今日,区划调整已过十年。丹灶镇从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所在地、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文明镇等众多荣誉中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尤其是最近两三年,丹灶镇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城人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平台建设,打造了大金智地高端产业服务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物流新城、南海欧洲中小企业园等产业载体平台,引进了联东U谷、普洛斯、中检南方等行业巨头,使得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也让人们看到新丹灶在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升值的过程中展示出的强大魄力。而且,丹灶镇更是积极接受一汽-大众等产业巨头带来的辐射效应,结合自身优势,将汽配行业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如今,经济新常态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出新探索、新贡献?在新常态下如何谋求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生共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作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时提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将有几个主要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产业创新恰恰也是丹灶最近几年在不遗余力推动的核心工作。就产业发展而言,丹灶镇充当着南海西部城市门户的角色;从城市主体功能布局来看,丹灶镇是南海“东智西城、南北对流”的新城市格局的关键节点,丹灶城市的崛起对于南海中西部片区城市功能整体提升和促进南海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助推作用;从文化寻根的发展脉络来看,丹灶镇是佛山作为广府文化发祥地的重要代表地区,拥有康有为精神、道教文化、渔耕粤韵的人文荟萃和文化底蕴。

如何将众多的角色完美融合一身?答案依旧是创新。

丹灶镇创新性地以“大金智地”高端产业服务区开发和休闲景观带改造为启动项目的产城融合式综合体开发,为南海区在丹灶城市节点实现“中西合璧”提供了产业载体与空间依托。

当下的丹灶,既有传统的五金制造业,又有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还在文旅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大步前进。新式园区、物流中心、检测中心等一系列平台逐步成型;健康产业、休闲运动、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渐成气候……这个小小的镇域体内,为数众多的新兴经济体不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未来西南海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和新兴产业摇篮。